• <rp id="h7npv"></rp>
    <dd id="h7npv"></dd>

      <rp id="h7npv"><ruby id="h7npv"><input id="h7npv"></input></ruby></rp>

    1. <em id="h7npv"><ruby id="h7npv"><input id="h7npv"></input></ruby></em>
    2. <rp id="h7npv"></rp>

      張武的個人博客

      最近在讀安如意的作品《陌上花開》最后一章,“世間安得雙全法?不負如來不負卿”。安如意執迷地寫這倉央嘉措,反復地聽“倉央嘉措情歌”,我也喜歡上了這個會寫情詩的六世達賴喇嘛。正如安如意所說,“是他的縱行任性,不理清規戒律;是他字字驚艷,句句驚心”。

      “自慚多情汙梵行,入山又恐誤傾城。世間哪得雙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?”三百多年前,這位年輕多情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,從心底,輕輕吟出了這充滿矛盾的詩句。他的歡樂與痛苦,無不與他的取舍緊緊相連。但無論偏向哪邊,他的生命都注定無法完滿。即使是貴為西藏地區神王的達賴喇嘛,倉央喜措仍要為他的矛盾與取舍付出代價。

      正如一位網友感嘆:如此高貴的地位,卻換不來簡單的愛情。

      于是這樣的情詩,如何不感到動地:

      那一天,那一月,那一年,那一世-----倉央嘉措

       

      版本一

      那一夜,我聽了一宿梵唱,不為參悟,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。

      那一月,我轉過所有經輪,不為超度,只為觸摸你的指紋。

      那一年,我磕長頭擁抱塵埃,不為朝佛,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。

      那一世,我翻遍十萬大山,不為修來世,只為佑你平安喜樂。

      那一天,那一月,那一年,那一世

       

      版本二

      那一刻,我升起風馬,不為乞福,只為守候你的到來;

      那一天,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,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;

      那一月,我轉動所有的經筒,不為超度,只為觸摸你的指尖;

      那一年,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,不為覲見,只為貼著你的溫暖;

      那一世,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,不為修來世,只為途中與你相見。

      天空中潔白的仙鶴,請將你的雙翅借我

      我不往遠處去飛,只到理塘就回

      只是,在那一夜

      我忘卻了所有,拋卻了信仰,舍棄了輪回

      只為,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,早己失去舊日的光澤

       

      版本三

      那一刻,我升起風馬,不為乞福,只為守候你的到來;

      那一天,閉目在經殿香霧中,驀然聽見,你頌經中的真言;

      那一月,我搖動所有的經桶,不為超度,只為觸摸你的指尖;

      那一年,磕長頭匍匐在山路,不為覲見,只為貼著你的溫暖;

      那一世,轉山轉水轉佛塔啊,不為修來生,只為途中與你相見。

      第一最好不相見,如此便可不相戀。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

      第三最好不相伴,如此便可不相欠。第四最好不相惜,如此便可不相憶。

      第五最好不相愛,如此便可不相棄。第六最好不相對,如此便可不相會。

      第七最好不相誤,如此便可不相負。第八最好不相許,如此便可不相續。

      第九最好不相依,如此便可不相偎。第十最好不相遇,如此便可不相聚。

      但曾相見但相知,相見何如不見時。安得與君相決絕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
      曾慮多情損梵行,入山又恐別傾城。

      世間安得雙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。